诗字拼音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以及《中国诗词大会》等一批传承经典的优秀综艺节目的播出,一批年轻选手的精彩表现,再次点燃了人们学习古诗词的欲望。

据统计,近五年来,曾经冷门的考研专业,如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等,开始呈现出由冷转热的趋势。中国的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比如在诗歌创作上,就气象万千。从“三百首诗,无邪思”的古代民歌时代,到文人写作,形成“文学意识”的魏晋时代。然后到了唐朝,诗歌繁荣起来。诗意的氛围不仅高悬于寺庙,更根植于民间。令人尴尬的是,这些不朽诗篇中的一些词一直被我们念错了。

诗字拼音插图中国诗歌大会

除了诗歌,还有人名和地名。那么,有多少我们读错的常用词呢?

诗中的常用词你都读对了吗?

古音的发音和现代普通话的发音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入声字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只保留在部分方言中。而且古人讲究格律诗,平仄而平。如果用现代普通话读,不仅容易出错,还会破坏诗歌本身的特色和美感。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一些非常常见的诗歌中,也经常会出现读音被误读的情况。

就拿东晋最著名的诗人陶渊明的第25首诗“盖房子是人之常情”来说吧:

盖房子是人情,没有车马。

问你能做什么?心远非以自我为中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越来越好了,鸟也回来了。

这话有道理,我都忘了想说什么了。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最近热门的网络综创101被女玩家娜奥米的粉丝命名为《陶渊明》,改编自《采菊东篱下》这首诗,因为陶渊明非常爱菊花。

这首诗有四个字,可能有些人会混淆。

陶渊明与菊花

一、《车马》的“车”字按现代普通话读作“chē”,但在古代,“车”字只有两种读音,一种是“jū”,意为鱼韵;一个是“chā”,而且是押韵。“chē”的读音是俗音,不能用在诗词中。现代的“车”、“电车”都可以读作“chē”,但按照古韵的发音规律,这里只能读作“jū”。与国际象棋中的“车”字读音相同,表示古代驾车的工具。所以如果读音意译的话,应该读作“马儿闹。”

二、“鸟而归”的“归”字。我们现在有“hái”和“huán”两种发音。在大多数人的读法中,这里的“欢”字读作“huán”,意思是天上的鸟都是挨着归的。但是仔细想想,鸟儿们会回到哪里呢?其实在古汉语中,“欢”这个字也可以读作“xuán”。查巴蜀书局的《古代汉语词典》,这个时候的“欢”字就是旋转、迅捷、敏捷的意思。在这首诗的语境中,意思很明确——成群的鸟在天空中旋转游荡空,不归。

第三,“忘”字即“我要分辨我忘了什么”,即“wàng”的现代读音,在这里应读作“wáng”。古时候没有“wàng”这种音。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忘,不知,自心而死”。也就是说,“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不知道”和“不记得”。“忘”字读作“wàng”,隋唐时期才逐渐兴起。比如隋代陆法言写的《广韵》,就收录了“忘”字的两个读音。但根据学界共识,诗歌中“忘”字的正统读音仍然是“wáng”,“wáng”的音更像是一种时髦的读音,并不时髦,只在民间巷弄流传。

第四,这首诗中最有争议的读音是“吉安”一词,即“吉安”或“Xi安”。出自苏轼的那句“看南山,因采菊而见风景,因采菊而悟”,这句话最美了。如果你看的是南山,那么一篇文章就没意思了。“这个词的发音一直有争议。高中语文经典试题,要求学生分析“看”字读的是什么,并说明原因。从目前诗歌语言的研究现状来看,这个词可以有两种读法,要么是“Jinàn”,要么是“xiàn”,意境各不相同。

在一首五言律诗中

很多单词的发音是多样的。

叶嘉莹

据统计,现代汉语3000个常用词中,复音词约占16%。在古汉语中,复调较为常见,预计超过20%。换句话说,五言诗中一个字的读音是多样的,所以如果不仔细考虑诗的意境,误读、错读是常有的事。

考察词义通常是判断单词发音的第一步,比如上面提到的“还”字。在无法通过意义判断的时候,也是使用诗格的一种方式。虽然有少数诗人“不走寻常路”,在诗格上有所创新,但魏晋以来逐渐形成的诗格体系仍是大多数诗人创作的主流。平平淡淡,平平淡淡。古声和平声明显区别。只要你掌握了诗歌的押韵,即使你真的不确定意思,你也可以区分语音和押韵。古代声调平而均匀,对应现代普通话。通常一两个音归为平,三四个音归为平。

以下是一些流行古诗词中常见的误读词,正确读音在括号内:

1.“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xi米).天空如穹窿,笼盖四野(y m)。天空灰暗而狂野。风吹草动,俯视牛羊。

2.孟浩然《路过老人村》:给我准备鸡饭,老朋友,你在你的农场招待我。我们看着环绕着你的村庄的绿树,以及外围山脉的浅蓝色。

3.何《两乡联书第一册》:少年离家,老人归来,乡音不变(Cuι)。小孩子遇到陌生人,会微笑着问客人是哪里人。

4.王维《闯关东》:Bike (jū)欲问边,是久居之国。蓬蓬也飘出了韩,北去的大雁也飞上了天空。茫茫大漠孤烟,黄河落日圆。小关每次都骑(Jiì),都护在燕(yān)。

5.王维《柴璐(zhài)》:归景(yǐng)入密林深处,从青苔中回照于我。

6.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kān)瀑布远挂千川。高高的悬崖绝壁上,仿佛有几千英尺高,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堂坠入人间。

7.刘长卿送别车灵大师:从寺庙里,在它的嫩竹深处,传来晚钟的低鸣。他(hè)戴带着夕阳,越来越远地落在青山下。

8.韩愈《初春张水部十八员(上)》:天街雨如酥,草色近。最重要的好处是当年的shēng,烟柳满帝。

9.李商隐《无题》:八岁偷镜,长眉能画。十岁去野外郊游,想象荷花给自己做的衣服。十二学弹筝,银甲未卸(xià)。

10.苏轼《望海楼夜景》:风吹雨打楼(西××),壮观应赞。雨过潮滩时,海是蓝色的,雷击时,选中紫蛇(shá)。

11.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暧昧,不是想它(liáng),而是难忘(wáng)。

12.辛弃疾《丑奴》: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地板。爱上地板,又担心给新词强(qi m \u ng)。现在我知道担心是什么感觉了,我想谈谈。我想说我还是休息一下吧,但是我说天凉了,秋天了。

13.陆游《咏梅》:驿站外断桥,寂寞里无主。已经黄昏了我一个人,更是风雨交加。

14.叶绍翁《夜读》:簌簌叶寄寒声,江面秋风动客。知儿采(tāo)促织,一盏夜灯落栅栏。

有没有得到正确的诗歌打开方式?

蜀中难行

《李周》说:“以乐教国之子,兴、道、讽、诵、讲、讲。”从周代开始,音乐是古代贵族弟子接受美育的重要途径,吟诵是学习诗歌的必经之路。我们现在常说的所谓“朗诵”诗,都是现代西方流传下来的阅读方法,而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

当代著名诗人、国学大师叶嘉莹先生在讲学的同时,致力于弘扬诵读传统。用音乐语言教授郭子·叶嘉莹的古诗词朗诵课程,自豆瓣上线以来,受到了众多诗词爱好者的好评。叶先生在93岁时,通过诵读的方法,完成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系统教学和对诵读方法的传承,从声韵之美的欣赏到诗歌内涵的诵读。

这种“唱”诗的传统已经断绝很久了,以至于现在很多人听到吟诵的声音都觉得很奇怪。叶嘉莹自己回忆说,他过去常常“不好意思唱这些既不像唱歌也不像读书的奇怪曲调”

据考,只有中国会唱歌背诗。与欧美或其他亚洲国家相比,我们中国语言文字的最大特点是单音。比如“好”是一个只有一个音的词,“h m 4 o”。英语里是“好”,这个字要发两个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汉字更容易形成鲜明的节奏和对抗感。所以外国人经常评论说,说中文就像唱歌。

《诗经》盛行的四字时期,即使背诵也已经很有节奏感了,后来诗歌逐渐发展到五言七语。四言诗可以唱成二二节奏,比如《关关罗桂求》。关关之后,五言有二三,三二,七言有二三。除了停顿,“唱”的特点还体现在声调上。虽然汉字只有一种读音,但在古代,汉字的读音可以分为八种——平仄、上仄,每一种都有阴阳两种读音。现代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一直被外国人形容为“唱”。可想而知,在八音时代,说诗和读诗自然有了更多的音乐意义。

那么,一首歌能不能有节奏有音调的唱出来呢?一般来说,歌者的情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歌”的呈现上,古典诗词也不例外。

《诗序》说:“情动于中,形于言。词不够就叹气,不够就唱歌。如果他们不够,就会手无缚鸡之力地跳舞。”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当我心里有感觉的时候,我会用文字来表达,比如“我好开心”,但是三个字不足以表达你的开心,所以你强调:“我好开心!”这就是所谓的“叹息”。当你觉得重点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就要“唱”和“跳”。

所以古人所谓的“诗言志,歌言志”是指为什么要写诗,因为心中有感情有抱负需要表达,而这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并不是我们现在在电视剧里看到的。诗人拿起画笔,在纸上思考,却“歌唱”。

那么,你得到了正确的诗歌打开方式了吗?

无论诗歌还是古文

现代人用普通话大声朗读。

网上一直流传着很多笑话,说李白和苏轼都是四川人,所以他们的诗应该用四川话读,会比普通话更接近原意。比如有网友把李白《蜀道难》的第一句改编成“嘿嘿,高个,远了!”四川话版《蜀道难》被录制成视频,在网上疯传。

那么,用现代四川话读李白的诗,真的比用普通话更合理吗?古蜀的发音确实有它的规律。从古蜀语到蜀语,再到今天一般意义上的四川话,古蜀语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融合。李白、苏轼等人都是四川人,发音应该符合当时四川话的特点。如果你用四川话读他们的诗,确实比普通话听起来更有道理。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其明认为,现代人既要读普通话的诗词,也要读古文,不建议读四川话的古诗,即使是四川诗人的作品。

据王其明教授介绍,由于古蜀的蜀人是由移民组成的,与周边的少数民族语言有所接触和融合,古蜀语的语音变化很大,流传至今,留下的文献不多。所以,语言现象只能从古代文献和一些文人作品的描写来分析。在不知道几千年前蜀人是如何发音的情况下,用学术界研究的古蜀语或现代四川话来读诗,是非常不尊重人的。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徐宇阳

【如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举报,一经采纳将有奖励。饲料微信关注:ihxdsb,饲料QQ: 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小黄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qxxhm.com/290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