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的拼音 特征的拼音

此前,话题#兴趣真的能保持工作热情#冲上热搜,网友展开热议。

统计的拼音 特征的拼音插图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就此面向全国2664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不考虑现实因素的情况下,92.98%受访大学生愿将爱好发展为职业。近日,中国青年报联合中青校媒面向全国2664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不考虑现实因素的情况下,92.98%的受访大学生愿意将兴趣爱好发展成职业。

更多的职业类型,让年轻一代在发展上有多种选择空,让他们找到个人兴趣和成长发展的结合点。这些大学生做这个—

朱傲宇:从用现成的模板拍摄,到创作有剧情的短片,中国民航大学的朱傲宇自学了很多剪辑和剪辑技巧,通过拍摄有创意的短视频,展现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拍摄了近400部作品,收获了超过1亿的赞后,朱傲宇不仅在视频中成熟了自己的风格,在课堂上或者更大的场合发言也不太容易怯场。“这也是人生阅历的增长。”

朱傲宇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大家更喜欢真实贴近生活的短视频。“所以我拍的基本都是日常生活。”他摸索着简单的剪辑放映软件,剪辑,配乐,字幕。在他看来,“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为年轻人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

王:吉林某大学大四学生是一个视频模板的创作者,拥有近2000万赞。网名“勺子”包含“理工男的浪漫”,由他和他女朋友名字的拼音组成。

在通过模板创作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王萌生了以视频模板创作为主业的想法。“创作模板不仅让我开心,还能赚钱,而且工作自由度高,不受时间限制。”

但是,他说,“把兴趣当成事业,其实是一件很伟大很困难的事情。当你决定把兴趣作为事业的时候,就必须承受它带来的反差。”

欧阳岑欣:欧阳岑欣,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人文经济学院学生,第一次知道服装搭配这个概念是在大二的时候。从此,“成为服装搭配师”的种子就埋在了欧阳岑欣的心里。

通过分享和佩戴,她在社交平台上积累了超过50万的粉丝。她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被大众和品牌关注,从而接触服装搭配师这个职业。“会有粉丝留言说喜欢我穿的。我觉得挺好看的,还能学到东西。我也会很开心。”

相比收入,“服装搭配”让她在越来越接近职业目标的同时,“成为更好的人”。但欧阳岑心对服装搭配师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好看的外表,紧跟潮流”,而是更倾向于理解服装搭配背后的内涵和文化背景。

警惕“上学不如做网络名人”

值得注意的是,自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职业岗位信息已多次更新。此前,“网络营销人”等新职业和“直播业务员”等新工作加入了正式的职业仪式。无独有偶,教育部也进一步明确了就业指标的统计——网络营销人员、微信官方账号博主、自由撰稿人都算“自由职业者”。

《人民日报》评论说: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兼职参与新职业作为锻炼自己、融入社会的最佳途径之一。“不丢人”、“更自由”、“就是喜欢”是他们对新职业的评价。正是这种打破束缚的就业观念和价值追求,为年轻人提供了无限可能。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无论就业格局如何变化,从业者唯一不变的是对奋斗价值的推崇。只要我们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在新事业的华丽舞台上放飞梦想。

最后,朱傲宇提醒我们,要警惕“上学不如做网络名人”的想法。本科毕业后,他选择了继续深造。他认为,尝试新事物、新领域会有一定的风险,学习的积累会给一个人更多的选择和容错能力。“粉丝多了,责任也越来越重,需要多思考,多学习。”

转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12月27日08版见习记者罗毕程思整理:陈银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小黄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qxxhm.com/171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