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全国科技术语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官方账号术语中国宣布在互联网上正式发布中国古代史术语。中国古代史术语经中国古代史术语审定委员会和全国科技术语审定委员会审定。本书涵盖通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代、辽金元、明清8个部分,共3576个规范的中国古代术语,每个术语都有定义或注释。
《中国》一词还公布了“国”、“三公”、“雅乐”、“郡”等十个中国古代术语的预告,这些都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史时常见的专有名词。中国古代史术语给出了规范的拼音、英文翻译和定义。不过有一个名词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那就是“九锡”这个词。很多网友说,他们上学的时候,老师教的发音是“九锡(ì)”,因为这里的“锡”字是常用词,意思是“给”。“我清楚地记得,这是读九锡(ì)。现在专家都改发音了?”“锡在古代不就是布施的意思吗?不应该读布施之声吗?”
什么是“九锡”?根据中国古代史术语中的定义,“九锡”是皇帝赐给王公大臣的九个象征物。自西周以来,它一直是给予大臣们的最高礼遇,包括:车马、衣服、音乐悬挂、诸胡、碧娜、武士、斧头、弓箭、筷子。其形状和规格相当于天帝的器物,各有道德、功勋、权力等象征意义。从中文的定义来看,这里的“锡”字真的是“给予”的意思。坦白说,这个词是皇帝赐给王公大臣的九样东西的总结。
刘禹锡《屈原笔记集》
网友说“锡”是礼物没有错。中国古代有很多“锡”作为礼物的例子,比如《离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赵希玉家明》编者注释“锡”为礼物,中华书局王力主编。有趣的是,著名诗人刘禹锡的名字“xi”也可能取自“词”的意思。据屈退元《刘禹锡注》记载,刘禹锡名字的由来是“虞之名,取自蜀:‘虞玄圭,成功于灭’。司马迁《史记·夏本纪》把这句话解释为“尧舜赐于玄奘”,这里的锡就是“赏赐”的意思。
从这个角度来说,把“tin”读作“ci”似乎是合理的,那么为什么不读作“nine tin (ci)”而读作“nine tin(xρ)”。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考古学家邱希贵的学术专著《文字学大纲》中对这种读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俗字读音》一节中,仇希贵提到“词”和“Xi”在先秦文献中较为常见。其实对这对通假字有两种看法。有人把“词”当作“Xi”的同义词,所以按Xi(xο)读,也有人把“Xi”当作“词”的常用词。所以,把汉代以后的文献中的“九锡”读成“九礼”,那就是笑话了。邱希贵总结说,在处理常用词的读音时,原则上要遵守常用词必须一个音发音的原则。第一,要注意不要说没有共同关系的词有共同关系。一个词一旦确定是一个常用词的常用词,就要根据那个常用词的读音来读。
从这个角度来看,“九Xi”一词在先秦时期就被作为一个通用的给予词,与其谐音。汉代以后的文献中,“Xi”取“给予”之意,标准读音仍应为“九Xi(xρ)”。
扬子晚报|牛子新闻记者赵昚
校对王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小黄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qxxhm.com/1627.html